JAK抑制剂临床用药指引

发布日期:
2023-06-30
出处:
今日药学.2023,33(6):401-413.
摘要:
近年来JAK 抑制剂( Janus kinase inhibitor,JAKi) 通过作用于JAK 激酶和信号转导与激活转录(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参与了多种免疫疾病的临床治疗,如特应性皮炎、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以及骨髓增生性肿瘤等。JAKi 药物上市时间相对较短,且不同JAKi 各自获批时间与获批的治疗领域/适应证有很大不同,我国已批准了5 个JAKi 用于IMID 的治疗,包括芦可替尼( ruxolitinib) 、托法替布( tofacitinib) 、巴瑞替尼( baricitinib) 、乌帕替尼( upadacitinib) 和阿布昔替尼( abrocitinib) 。与生物制剂不同, JAKi 作为化学合成药物,通过在靶细胞内部,作用于细胞因子受体尾部的JAK 激酶而发挥作用。JAKi 实现了多种传统疗法不能达到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潜在安全性和局限性问题。因此广东省药学会根据临床权威指南和国内外说明书内容撰写了本用药指引,详细介绍了JAKi 的作用机制,国内上市5 种JAKi 的适应证、药代动力学特征、用法用量、用药监护以及安全性监测,便于临床药师掌握其相关药学特性和现有临床证据,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药学监护。 展开

部分内容仅可在
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

阅读免费指南
发送到邮箱

收藏

分享

评论
提交评论
ttily88
2023.09.09
回复
经常有优惠活动!便宜又好用,推荐给了好几个同事。
/ 没有更多了 /
上传者信息
香芋
于2023-09-08上传
编者信息
广东省药学会

广东省药学会前身为1945年成立的广州药师公会,1951年成为中国药学会广州分会。1958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组织,成立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负责组织全省药学科技工作者的相关活动。1985年起,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一直挂靠在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医药管理局)。1991年,按民政部门文件要求更名为广东省药学会。

置顶